医讯平台 学会这些外伤处理知识,让你秒变“修复大师”
杨小凡 曾海涓 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
在日常生活中,难免会遇到各种意外情况,这些意外往往会导致身体受伤,形成伤口。伤口是身体组织受到外界力量破坏而形成的损伤,它们以不同的形式出现,主要包括擦伤、切割伤、烫伤和扭伤等类型。如何正确处理这些伤口,减少感染风险、促进愈合以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。以下是对各类伤口的正确处理方法。
一、擦伤处理步骤

擦伤是指皮肤表层因摩擦而受损,通常伴有轻微出血和表皮脱落。处理擦伤的步骤虽然简单,但每一步都不可或缺。
清洗:首先,使用温水轻轻清洗伤口,去除表面的泥土、灰尘等污染物。注意水温不宜过热,以免刺激伤口加重疼痛。如条件允许,可使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清洗,更为安全卫生。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消毒:清洗伤口后,使用碘伏消毒。碘伏是一种广谱杀菌剂,能有效杀灭细菌,预防感染。
止血与包扎:对于浅表的擦伤,消毒后可用干净纱布轻轻按压止血。如果伤口较深或出血不止,应立即用无菌纱布或干净的布块压迫止血,并迅速就医。就医前,可用透气性好的医用胶带或绷带固定纱布,以防脱落,但不宜过紧,以免影响血液循环。
二、割伤处理步骤
割伤是指皮肤被锐器切割而形成的伤口,其严重程度取决于切割的深度和长度。
轻微割伤:处理原则与擦伤相似,先进行清洗、消毒,然后根据出血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压迫止血和包扎。
严重割伤:若伤口大且深,出血难以控制,应立即就医。医生会根据伤口情况判断是否需要清创(去除坏死组织和异物)、缝合以及是否需要接种破伤风疫苗。特别由不洁锐器割伤造成时,接种破伤风疫苗尤为重要。
三、烫伤分类与处理
烫伤是身体接触到高温物体或液体导致皮肤热损伤。根据烫伤的深度和范围,可分为不同等级。
I°烫伤:仅伤于表皮的角质层,表面皮肤红肿、刺痛、无水泡。
浅II°烫伤:达到皮肤的真皮浅层,伴有水疱和剧烈疼痛。
深II°烫伤:达到皮肤的真皮深层,疼痛不明显,易留疤。
III°烫伤:伤及皮肤全层,甚至皮下肌肉、骨骼、创面干燥、无水疱,需紧急处理。
发生烫伤后需按五步进行处理:
(一)冲。立即脱离烧烫伤环境,使用流动的清水对烧烫伤创面进行冲洗,以降低创面温度,减轻热力对深部组织的进一步损伤。
(二)脱。使用剪刀将衣物剪掉,避免直接脱衣服时弄破创面水泡或腐皮,减少疼痛和感染风险。
(三)泡。将烧伤创面浸泡在水中或使用湿毛巾对创面进行湿敷,以进一步散热。
(四)盖。建议覆盖无菌纱布或干净布料,以保护创面免受外界污染。
(五)送。及时送至就近医院,由专业医生对创面进行正规处理。
四、扭伤处理步骤
(一)扭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,减少对受伤部位的继续压力,遵循RICER法则:
休息:扭伤后,应立即停止活动,避免加重损伤。让受伤部位得到充分休息,减轻负担。
冰敷:使用冰袋或冷冻物品冷敷受伤部位,每次15~20分钟,每2~3小时重复一次。冰敷有助于减少肿胀、缓解疼痛和减少出血。
压缩:用弹性绷带轻轻包扎受伤部位,从远端向心脏方向包裹,以减少出血和肿胀。注意绷带不宜过紧,以免影响血液循环。
抬高:将受伤部位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,利用重力作用促进血液回流,减轻肿胀。
推荐就医:如果疼痛剧烈、肿胀持续不减,或伴有关节畸形、活动受限,应及时就医,进行专业检查和治疗。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X光或MRI检查,以评估损伤程度,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。
(二)扭伤后注意事项与恢复训练
365站群避免热敷:在最初的48小时内,避免使用热敷,因为热敷会促进血液循环,可能加剧肿胀和疼痛。
轻度活动:伤情允许时,可进行适度活动,如轻柔的关节屈伸,以促进血液循环,加速恢复。但应避免剧烈运动,以免加重损伤。
适当恢复训练:在专业指导下,进行恢复性训练,如物理治疗、肌肉强化练习等,有助于恢复关节功能,减少后遗症。
营养补充:均衡饮食,摄入足够的蛋白质、维生素和矿物质,特别是维生素C和D,有助于伤口愈合和骨骼修复。
总之,正确处理伤口,不仅能减轻疼痛、减少感染风险,还能促进伤口快速恢复,减少并发症。了解并遵循上述处理步骤,可以让我们在面对日常生活中的意外伤害时,更加从容不迫,有效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