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院合作 高血压:了解它,控制它!
在当今社会,高血压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。它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,还可能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。高血压是罹患卒中、心肌梗死乃至造成心血管死亡的首要危险因素。下面我们将一起了解高血压的分类、诊断标准、特点、治疗药物及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措施,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和应对这一挑战。
图片
高血压的分类高血压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。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。
原发性高血压:又称高血压病,是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独立性疾病,其病因尚未明确,可能与遗传、环境、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。这类高血压在患者中占绝大多数,约90%以上。
继发性高血压:由某些确定的病因或原因引起,如肾脏疾病(肾性高血压、肾动脉狭窄)、内分泌疾病(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、嗜铬细胞瘤)等。这类高血压占少数,约为5%-10%。
按血压水平,高血压可分为1级(轻度)、2级(中度)和3级(重度)。
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高血压的诊断主要依据诊室测量的血压值。正常血压范围为收缩压<120mmHg,舒张压<80mmHg。当收缩压≥140mmHg和/或舒张压≥90mmHg时,即可诊断为高血压。
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于不同级别时,以较高的分级为准。此外,家庭自测血压和动态血压监测也是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。
高血压的特点静息血压升高在静息状态下,血压持续高于正常值。
持续性多次测量血压均保持在高于正常范围的水平。
无症状或轻微症状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,或仅有轻微头痛、头晕等。
诱发并发症
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增加心脏病、脑卒中、心力衰竭等风险。
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
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,需要长期的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治疗。
常用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分类及特点
利尿剂噻嗪类:氢氯噻嗪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通过排钠排尿减少血容量来降压。尤其适用于老年高血压、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或伴心力衰竭者,也是难治性高血压的基础药物之一。
临床上小剂量的噻嗪类利尿剂与其他降压药(尤其ACEI或ARB)联用时可显著提高后者的降压疗效。
噻嗪类利尿剂可引起低血钾,长期应用者应定期监测血钾,并适量补钾,痛风者禁用。
β受体阻滞剂洛尔类:美托洛尔
通过降低心率和心脏前负荷来降压,尤其适用于伴快速性心律失常、心绞痛、慢性心力衰竭的老年高血压患者。
糖脂代谢异常时一般不首选β受体阻滞剂,但必要时也可慎重选用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。
长期应用者突然停药可发生反跳现象,又称撤药综合征,即原有的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,较常见的有血压反跳性升高、伴头痛、焦虑等。
钙通道阻滞剂地平类:硝苯地平
通过排钠排尿减少血容量来降压。尤其适用于老年高血压、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或伴心力衰竭者,也是难治性高血压的基础药物之一。
主要降低患者的收缩压,血压基线水平越高,降压力度越大。
疗效不受高盐饮食的影响,对代谢无不良影响,没有绝对禁忌症,严重肾衰竭也可使用,是老年高血压尤其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首选药物之一。
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普利类:卡托普利
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-醛固酮系统来降压。尤其适用于高血压伴慢性心力衰竭、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、心房颤动预防、糖尿病肾病、非糖尿病肾病、代谢综合征、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者。
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,有良好的靶器官保护作用和心血管终点事件预防作用。限盐饮食或与利尿剂联用可提高降压疗效。
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干咳,多见于用药初期,症状较轻者可坚持服药,不能耐受者可改用沙坦类药物。
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沙坦类:氯沙坦
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受体来降压。
适应症和禁忌症与普利类药物相似,二者差异仅在于:沙坦类药物尤其适用于伴有左心室肥厚者,且可用于不能耐受普利类药物者。
市场上现有沙坦类药物的代谢产物主要经肝脏代谢。与普利类药物相比,当患者的血肌酐为3~5mg/dl(265~442μmol/L)时,使用沙坦类药物更为安全。
患者依从性好,不良反应少见。
日常生活如何预防高血压?健康饮食:减少盐的摄入,每天不超过6克;少吃高脂肪、高胆固醇食物,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、水果和粗粮。
适量运动: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,如散步、慢跑、游泳等,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。
戒烟限酒: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,应尽早戒烟,限制酒精摄入。
保持心理平衡:避免情绪波动,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,适当进行心理调适和放松训练。
定期体检:定期监测血压,了解自身血压状况,及时发现并干预高血压。
高血压虽然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“杀手”之一,但也不是完全不可防的。高血压并不可怕,关键是社会、家庭乃至个人都要足够的重视。群众应该意识到,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要坚持,随意停药伤身体!并且需要注意:基础为Ⅱ级以上、中高危组的高血压患者,完全停药的可能性不大,建议在心血管病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降压药物进行治疗。
总之,高血压虽然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,但只要我们积极采取预防措施,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和管理干预,就能够有效控制血压水平,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,守护我们的健康。
作者: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药学部 梁益
365站群审稿专家: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药学部 吴凤雯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- 上一篇:交流互动 老年白内障
- 下一篇:资讯共享 人体穴位对应的身体问题,收藏起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