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讯共享 穿破石与千斤石:有些东西生来就是要穿破万难的
穿破石与千斤石
文/蔡小剑
图片
我始终记得父亲肩头的扁担,和那根被岁月磨得发亮的木杠。
它们曾挑起的不止是千斤重的石块,还有一个家从无到有的重量。
90年代的冬天,老家山区的风像刀子一样割人。
中国人盖房因地制宜,木质的、土木的、石质的应有尽有;
老家要盖新房,多用青石盖第一层,土木盖第二层,青石结实,却要穿过河道,从河水上游的采石场取来。
我父亲常说:“石头越沉,房子越稳。”
那年腊月,父亲的舅舅家要起一套新房,上面住人,下面养猪牛羊,用大青石起第一层是最好的选择,整块的大石料更好,猪无从下嘴,拱不起来。
舅公腿脚不便,只能在家做一些砌石头的活,父亲便带着五个汉子去帮忙抬石料。
那天天未亮,家里灶房的烟囱已冒了白气,母亲蹲在火塘边,用搪瓷罐煨着一锅红褐色的药汤,药气混着柴烟,呛得人睁不开眼睛。
“这是穿破石,他们干重体力活的都喝这个。”母亲舀了一碗递给我,“让你爸他们喝了再上山。”
父亲接过碗,咕咚几口喝尽,抹了抹嘴笑道:“这玩意儿喝下去浑身都松快!”
图片
一、千斤石
河水上游的采石场隐在峭壁底下,青石从河床里长出来,像巨兽的脊梁。
父亲说,这里的石头硬,錾子啃上去能迸出火星子。
天刚亮透,六个人已蹲在石滩上。三叔拎着铁錾子,錾头锃亮。
开石头要先找到纹理,先用细錾子打出一个坑,再用粗錾子往下加;
三叔对准青石纹理“叮”地凿个白点,父亲抡起十八斤的大锤,腰身一拧,锤头在空中划半道弧,“咣”地砸在錾尾。
石屑飞溅,錾子一寸寸往石芯钻。
“要凿透,不能歪!”父亲咬着后槽牙,汗珠子顺着锤柄往下滴。
凿出十多个坑,换上粗大的錾子一字排开,挨个砸入石块深处。
三十锤,五十锤……石面上渐渐裂开一条白线,父亲再补一记重锤。“咔嚓”一声,半人高的青石裂成两半,断面青白如茬。
中午父亲他们还在山上,母亲和几个妇女去送午饭和水。
有妇女开玩笑说:“这么陡的地方,你们会不会抬偏了摔下去摔死掉?”
山里人的玩笑往往直截了当!
365建站父亲当时就不干了:“我指挥这些人抬石头,哪个扭到腰了?石头落下去打到脚的都没有。”
母亲瞅了他一眼,更起劲了,讲起他在四川抬电线杆,整治恶霸的经历,讲起来滔滔不绝,唾沫乱飞。
一边讲一边讲食物扔到嘴里,又喝了几口凉水,哈哈大笑。
众人也笑,笑声流淌在河谷间荡气回肠。
粗麻绳浸过桐油,三股拧起来有胳膊那么粗。石块棱角锋利,得垫三层棕蓑才敢捆。
父亲半跪着打“猪蹄扣”,绳结勒紧时,棕毛簌簌往下掉。“这绳硬实!”他拍拍石头,溅起一片河雾。
六人抬杠上肩时,河风正卷着水腥气扑来。父亲在前头喊号子:“脚踏石龙背哟……”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“嘿哟!”
“龙王让条道哟……”
“嘿哟!”
麻绳吃重“吱呀”作响,青石离地三寸,在号子声里一耸一耸地往下游挪。
图片
二、穿破石
那日收工,五个汉子在舅公家院里躺着,肩头肿得发亮。
他们瘫坐着,还在争论谁的力气大,争论无果,找个桌子掰起手腕来。
最后赢的是五叔,他最年轻力壮,是父亲那辈最小的弟弟,比我大不了几岁,父母都把他当孩子。
众人不服,为了证明自己力气最大,提上斧头就准备把舅公家院里将近一千斤的柴全部劈出来。
母亲过去又踹又骂:“他们把你当傻子哄呢,不要命了?”
末了又拿木槌将新鲜穿破石的根捣碎,药汁淋在热毛巾上,敷在众人肩头。
穿破石是长在石缝里的野树,根茎虬结如铁,能把整块山岩撑裂。母亲说,这树根煮水喝,能化开瘀血,外用也好,可以消肿,“山里人干重活前都喝它,越累越不伤身,越累身体越好。”
父亲满头大汗,肩头的肿竟真消了几分。
晚饭自然是在舅公家吃的,他们家妇女多,在家包汤圆,煮肉、炖汤。
灶上炖着一只老母鸡。汤沸时,舅婆一勺三七粉撒进去,白褐色的粉末打着旋儿沉入金黄的油花里。
云南盛产三七,北方也叫田七,有活血化瘀的作用,喝起来带点苦味,与鸡汤倒是绝配,村里人认为,加点三七粉,可以将血管活开,肉汤的营养才能补到全身。
舅婆盛了一碗递给父亲。
图片
三、石与根
多年后,我去一练武的师兄那儿玩,他神秘兮兮地端来一碗药汤对我说“这是来之不易的练功方,活血化瘀,非常管用。”
问他要方子却怎么也不肯说;
我喝了一碗,笑而不语,这“练功方”分明就是穿破石+人参。
穿破石又名“柘根”,《本草纲目》里写它“通络散结,破瘀如刀”。活血化瘀效果很好,内服可以活血止痛,特别是血瘀造成的女性痛经、闭经、量用到20~30克,很快就能化开。外用对于跌打损伤、瘀血肿痛效果不错。
而三七更是“金不换”,止血不留瘀,化瘀不伤正,与他药同服,可以打开身体吸收药力的通道。
可那时我只记得,石缝里的穿破石总生得艰难,岩层越硬,根扎得越深。
有一回暴雨冲垮了半面山壁,一株穿破石裸露出根须,竟像一张筋骨暴突的手,死死抠进岩芯里。
父亲说,老一辈人抬石盖房,没有吊机,全靠人力。
又说:“骨头断了接上,淤血肿了化开,人活的就是一口气。”
老家多野生穿破石,如今舅公舅婆已经去世多年,但老屋仍在,青石墙缝里钻出几丛穿破石的嫩芽。母亲总念叨:“这树不同,水泥地也拦不住它。”
我望着那些倔强的绿芽,想起父亲肩头的扁担。
穿破石与三七,一破一补,恰似父辈的骨与血。
原来有些东西,生来就是要穿破万难的。
世人都道良药苦口,却不知最苦的,是从不低头的命。

注:穿破石
《本草求原》:壮筋骨,活血,理跌打。
《岭南采药录》:祛风湿,十蒸九晒;治跌打,酒煎服;肩疮和蜜捣敷。
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血通经,治淋浊,去远年瘀积、结石。
穿破石有祛湿和活血化瘀的作用,比如可以治疗白带。
但民间多用来活血化瘀,30克以上煎汤,在干重体力活前后喝一些,可以化开劳动所产生的淤血,避免劳伤。
新鲜的穿破石加炒过的糯米和芝麻一起捣碎,外用治疗跌打损伤亦有起效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